以心育心 用愛點亮教育之光
粉筆灰落在她的肩頭,
像未熄的星光——
兩年,她用課本里的燈火,
把孩子們通往遠方的路,
一頁頁擦亮。
王曉琳老師是甘肅北方技工學校里的一名語文老師,她用語文課上的篇章詞句,為職高班的孩子們鋪展人文的微光;她用日復一日平凡堅守,詮釋“教育即點燃”的深意,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,只有潤物無聲的陪伴——那些被照亮的瞬間,或許是一個成語的頓悟,一次作文的鼓勵,又或是迷茫時那句“老師相信你”。真正的教育,從來是心與心的相互映照;而教育者的溫度,就藏在她愿意俯身,做學生腳下哪一級最穩(wěn)固的臺階。
幽默教學:讓知識點“活”起來
“同學們知道嗎?魯迅先生當年在廈門大學教書時,曾經(jīng)因為懶得理發(fā)被學生誤認為是校工!”王曉琳老師的語文課上,這樣的作家軼事總能引發(fā)陣陣笑聲。她深諳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”,將枯燥的文學常識轉(zhuǎn)化為一個個生動的故事。在講解《祝?!窌r,她會先帶學生“穿越”到紹興的年俗氛圍中;分析《孔乙己》前,總要繪聲繪色描述咸亨酒店里溫酒的氛圍。這種獨特的“故事教學法”,讓魯迅不再只是課本上嚴肅的肖像,而成為學生們眼中鮮活可感的“迅哥兒”。
對甘肅省對口升學考試大綱爛熟于心的王老師,有著將考點轉(zhuǎn)化為趣味知識點的魔力。她自創(chuàng)的“文學常識記憶口訣”,把莎士比亞四大悲劇編成朗朗上口的順口溜;巧妙運用思維導圖,對文學文化常識梳理得條理清晰,重難點一目了然;也會通過梳理作品中的人物關(guān)系制成圖譜,輔之以人物故事,將原本枯燥的知識點變得“活”起來。這些創(chuàng)意讓職教學子在會心一笑中牢牢記住了知識點,許多學生笑稱:“王老師的課就像‘語文脫口秀’,笑著笑著就記住了!”
精益求精:三尺講臺背后的匠心
王老師的努力和付出也得到了眾多認可。在學校舉辦的教師教學能力大賽——說課比賽中,她憑借扎實的專業(yè)知識、精彩的教學設(shè)計和生動的講解,獲得了一等獎。在 2023 - 2024 學年學期末舉辦的教師教案評比大賽中,她的教案內(nèi)容豐富、條理清晰、重點突出,再次榮獲一等獎。在甘肅省中銀杯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中,她也取得了三等獎的優(yōu)異成績。這些榮譽不僅是對她教學能力的肯定,更是她辛勤耕耘的見證。
課后守護:做學生永遠的“備胎老師”
課后的王老師,依然忙碌在教學的崗位上。辦公室里,常常能看到她認真批改作業(yè)的身影,她會在每一份作業(yè)上留下詳細的批注,指出學生的優(yōu)點和不足;教室里,她耐心地為學生輔導功課,解答他們的疑惑;電腦前,她精心制作著下一堂課的課件,力求讓每一個知識點都以最生動、最易懂的方式呈現(xiàn)給學生。
夜幕降臨,辦公室的燈依然亮著。王曉琳老師正在修改明天上課要用的課件,屏幕上跳動的光標,就像她始終躍動的教育初心。在這個有些浮躁的時代,她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什么是“有溫度的教育”——那是在嚴謹中不失幽默,在專業(yè)中飽含溫情,在平凡的日復一日中,靜待每朵職教之花的綻放。
END
撰稿 | 王曉琳(教務(wù)處)
編輯 | 王淑萍
初審 | 王 潔
終審 | 楊新潮